早上起床时,我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件事就是什么时候能再接着睡。这听起来有点令人沮丧,不过我们一生中确实有 1/3 的时间都在睡觉。当我们睡眠不足时,我们渴望能多睡会儿,实际上,我们的身体也会试图补回缺失的睡眠。这表明睡眠在某些方面对我们很重要——但究竟是怎样的重要性呢?
首先,睡眠是生命的必需品吗?既是也不是。并非所有动物都会睡觉,但有些动物如果不睡觉就会死亡。对大鼠和苍蝇进行睡眠剥夺的研究表明,足够长时间的睡眠剥夺可能会导致死亡。
对于人类来说,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完成日常任务时出现问题、情绪紊乱和长期的健康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睡眠来恢复活力,而且最重要的是,睡眠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当天形成的记忆。
这一点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大脑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仍处于发育阶段。例如,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可长达 20 小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醒着的时间越来越多,但婴幼儿在 2 到 4 岁之前仍然会定时午睡。
一项针对新生儿的经典研究表明,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睡眠对于未发育成熟的视觉系统的发展尤为重要。快速眼动睡眠(REM sleep)对婴幼儿来说特别关键。科学家们认为,快速眼动睡眠(这是大脑最活跃的睡眠阶段)期间的大脑活动有助于刺激视觉系统,而视觉系统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通常得不到太多刺激。
在一项经典研究中,研究人员趁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给他们展示两张图片中的一张。一半的新生儿看到的是一个单调的灰色方块,而另一半看到的是一个带有很多黑白线条的方块(对于才几周大的婴儿来说,这已经算是很有意思的图案了)。
他们发现,看到更有意思方块的那组新生儿之后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比看到单调灰色方块的新生儿要少。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看到灰色方块的新生儿由于醒着时接收到的视觉刺激较少,所以需要更多的快速眼动睡眠——而另一组新生儿通过观看更有趣的图片而得到了更多的视觉刺激。
除了对视觉系统有刺激作用外,睡眠还能让我们巩固或存储记忆。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多项研究表明,年仅3个月大的婴儿在学习之后打个盹儿,可以帮助巩固他们对刚刚看到的事物的记忆。
这种益处会延伸到学龄前阶段,快速眼动睡眠较多的学龄前儿童比快速眼动睡眠较少的儿童记忆力更好。事实上,学习之后推迟睡觉实际上可能会抑制儿童日后恢复这些记忆的能力。
那么,如果午睡对大脑发育如此重要,为什么孩子们通常在某个时候就不再午睡了呢?研究人员推测,这与海马体的发育有关——海马体是位于我们颞叶深处的花生形状的大脑结构,它在学习和记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重要的是,海马体在我们出生时还没有完全发育,甚至直到18到24个月大才具备完整的功能,这就是为什么记住那段时期之前的任何事情都很困难甚至不可能的原因。从婴儿期到学龄前阶段,海马体一直在经历诸多变化,研究人员认为,在这段时间里,午睡尤为重要,可以让尚未发育成熟的海马体去巩固少量的记忆。
换句话说,当海马体还不成熟时,它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巩固当天的记忆,而午睡有助于减轻这种负担。一旦海马体完全发育成熟,午睡就没那么必要了。与这一理论相符的是,几项研究表明,仍然经常午睡的孩子比不再午睡的孩子忘事更快,这意味着不再午睡的孩子的海马体更加成熟。
显然,午睡对婴幼儿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和成年人来说呢?
事实证明,午睡并非仅仅是婴儿的专利。青少年比儿童需要的睡眠时间少,但已有研究证明,白天午睡对那些经常睡眠不足的青少年是有益的。对于老年人来说,白天午睡在缓解白天困倦、提高运动任务执行的整体速度和准确性以及学习和记忆方面都展现出了益处。
除此之外,午睡未必会对夜间睡眠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中青年人来说,午睡似乎也是如此,它在改善情绪、提高警觉性以及在多项认知任务中都展现出益处。
到目前为止,听起来我们似乎都应该停止阅读这篇文章,赶紧去睡个午觉才是。但先别急:并非所有研究都认同童年阶段午睡有好处。相反,这似乎取决于午睡的时间以及时长。
例如,一项研究报告说,在一天中较晚的时候小睡会扰乱夜间睡眠,而在下午时段(下午1点到3点之间)午睡则可能是有益的。还有一些证据表明,短时间午睡(20-30分钟)比长时间午睡(超过1小时)更有益。事实上,成年人午睡的效果可能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睡眠需求、睡眠作息的稳定性、前一天晚的睡眠质量以及白天的警觉程度。
这里要传达的关键信息是,婴幼儿需要午睡,虽然成年人不像孩子那样必须午睡,但午后小睡一会也并非坏事。如果您想让午睡发挥作用,那就把午睡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并确保在白天的早些时候小睡,以免扰乱夜间的睡眠规律。